DAY 6|文脈千年 · 入史之門:走進國家博物館的時間長河

走進國家博物館,彷彿推開一扇通往千年的門。青銅、玉器、書畫、佛像,歷史在這裡不再沉默,而是靜靜把時間一段段重新講述……。

DAY 6|10/29(三) 國家博物館 +天安門廣場 + 王府井大街
上午:國家博物館
下午:天安門廣場
傍晚:王府井大街
🍴 早餐:國家博物館用餐區
🍴 晚餐:南門涮肉、王府井大街小吃
🏨 友誼賓館

昨天晚上入住的「友誼賓館」,位於中關村北側,是一座帶有濃厚歷史感的經典酒店。它不是那種浮誇的新式豪華飯店,而是北京少見的 「國賓級園林式飯店」,有文化、有故事、有歲月沉澱,穿越時代的國賓級住宿地標。

友誼賓館始建於 1954 年,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興建的外賓飯店之一。過去主要接待:蘇聯專家、國際友人與代表團、外國政要、科學家,以及舉辦國家級會議與國際交流活動。可以說,它見證了北京從50代到今日的整個外交史。

園區佔地非常大,由多棟低層樓的獨立樓座組成,建築融合了當年的蘇式莊嚴感與中式庭院的寧靜。這裡不像一般飯店那樣壯麗空曠,反而像是走進了一座帶著歷史味道的學術園區。友誼賓館不像一般酒店那樣展示現代感,它安靜、綠意滿滿,像一座會呼吸的老校園。走在樹影裡,會突然忘記自己在北京,彷彿只是住進了一段舊時代留下的回憶。

↑ 步行到附近的人民大學地鐵站,準備前往國家博物館

↑ 啊哈,拿著VIVO X300 PRO,穿越它的巨幅廣告牆走道

↑ 國家博物館位在天安門的東側地帶,這裡要從捷運出站前就得先經過申請以及嚴格的安檢

參觀博物館是免費的,但得事先到網路上預約,熱門時段通常非常難搶。驗完票之後,還有一道更嚴謹的安檢,連行動電源的瓦數都有限制。

↑↓ 還沒吃早餐,直接來到地下室的用餐區,隨便吃點東西先(以後還是自己帶東西來,真的不!便!宜!& 不!好!吃!!)

國家博物館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之一。它的定位不是「一般的博物館」,而是用文物講述一個文明的故事、用展覽呈現一個國家的記憶。無論從規模、館藏、展陳到歷史深度,它都屬於世界級殿堂。

國家博物館的核心任務是讓世界看見中國文明的完整脈絡。因此展品並非單純展示,而是強調「文明的延續性」:

  • 史前
  • 夏商周
  • 秦漢
  • 隋唐宋元明清
  • 近現代中國
  • 當代中國的發展

這種「從古至今」的時間線敘事,是國博最重要的特色。國博的館藏超過 140 萬件,規模與質量都位列世界前列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:青銅器、玉器、陶瓷、書畫、佛教造像,以及近現代館藏,規模龐大到一整天看不完,真是所謂的「文明百科」。

↑ 虢季子白盤,是西周時期的一件大型青銅器,中國國家一級文物,與大盂鼎、毛公鼎、散氏盤並稱「晚清四大國寶」。

↑ 金縷玉衣,由一片片小玉片組成的人形殮葬服,是西漢到東漢期間,王侯貴族專屬的「永生之衣」。這件金縷玉衣出土於河北定縣 40 號漢墓,年代約為西漢(公元前 202 – 公元 8 年)。墓主是漢景帝劉啟之子: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,是西漢諸侯王級別的高等葬制。

↑ 軍陣場景的「漢代武士俑/騎兵俑」,特徵是頭上有束髮頭巾,身體比例修長,手勢像是持兵器、盾牌,保留大量紅、黑、赭色彩繪,非常珍貴

↑ 唐代的「文官侍從俑」,表情樸拙、有笑意(唐俑很常帶微笑),塗繪沉厚,但仍可見紅赭色、肉色。這些俑象徵君主或貴族的隨從班列,類似於把整座小型社會縮小塞進墓裡

↑ 這我知道,唐三彩嘛,其他的就不知道了

↑ 大龍郵票,以前在玩集郵時的夢幻級收藏

↑ 明朝孝端皇后(文皇后)的鳳冠,這是目前中國所見最華麗、保存最完整、工藝最高的明代皇后鳳冠。還好我一進來就衝來看,後面排隊都半小時以上

↑ 這頂鳳冠使用點翠工藝(大量翠鳥羽毛),極難製作,每片羽毛都以絲絲貼覆在金胎上,形成耀眼的寶石藍光澤。冠上嵌有各種顏色的寶石,整體外觀極度繁複華美,被稱作明代宮廷珠寶工藝的巔峰之作。

↑↓ 另外樓上還有一些小的展覽館,依照時間主題輪替展出。適逢抗戰勝利80週年,當年抗戰時來中國幫忙的一些國際人士,包含了記者、醫生、人道關懷者等

↑ 伊-16戰鬥機,是蘇聯在1930年代初期開發的戰鬥機,是全世界第一款服役備有可收式起落架之下單翼懸臂式戰鬥機。在抗日時期,蘇聯援助中國不少這型的飛機

↑美製P-40戰鬥機,抗日時期成立的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,引進P-40B戰鬥機,飛機頭部畫上鯊魚頭,未見過鯊魚之昆明市民稱作「飛老虎」因而命名為「飛虎隊」。上頭還有中國國民黨的黨徽

↑ 另外有個現代科技館,展示中國近代的新式科技

↑ 逛到肚子超餓,又不想吃早上那些鬼東西,就在自動販賣機買了個麵包吃(但可惜還是個鬼東西)

↑ 一樓大廳的畫展,展示新中國成立的一些相關故事畫作

↑ 這塊木製牌匾,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典禮在天安門城樓正中掛出的那一面「中央人民政府」牌匾的原件

↑↓ 參觀完國博,出口處對面就是人民英雄紀念碑、人民大會堂與天安門廣場,今天的霾害頗嚴重,太陽都快變成月亮

↑ 要進入這裡除了嚴格安檢外,不時還有成隊的武警巡邏

天安門,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(1417 年),原名承天門,是皇帝發布詔書、舉行大典的地方。在古代,北京紫禁城是皇權中心,而天安門正是紫禁城向外延伸的「禮儀門戶」。它不是軍事城樓,而是象徵帝王權威的舞台。

天安門的升旗與降旗,是北京一天當中最具象徵性的時刻。它不是表演,而是一個國家級的正式儀式。升旗時,國旗必須在太陽升起的那一秒升到旗頂。這意味著升旗時間每天都不同,完全依照北京市當天的日出時間精準計算;相比升旗的氣勢磅礴,天安門的降旗呈現的則是安靜、莊嚴的落幕;相同的,降旗時間同樣精準計算,必須在日落後的那一秒將國旗降到最底。

↑ 天安門上最醒目的巨幅毛澤東像,據說每年都會重新繪製,象徵建國敘事的延續


晚餐來吃南門涮肉,是老北京人認證的道地銅鍋羊肉,在眾多涮肉店裡,南門涮肉是備受北京人喜愛的老牌店之一。「南門」指的是北京天壇的南門,這家店最早就在天壇附近開起來,因此得名。它不是商業化大連鎖,而是接地氣、有老北京味道的那種店。

南門涮肉的特色就是手切羊肉與銅鍋炭火,一人一鍋的傳統銅鍋;鍋底是清湯,不是川派的重麻辣而是清湯,可吃到涮肉的原味。

↑ ↓和滿芝麻醬的白菜和花枝漿

↑ 南門涮肉用餐的客人真是爆炸多,最好離峰時間就來排隊,不然肯定要排到花兒都謝了


↑ 吃過涮羊肉,沿著東長安街又來到王府井商圈,這裡真的好逛

↑ 王府井書店,北京最老牌的大型書店之一,承載了很多北京人的成長記憶

↑ 隨處可見的冰糖葫蘆,是北京人的文化記憶與冬天的味道,老北京民俗的一部分

稻香村創始於清朝乾隆年間,是中國最早、最具代表性的南北糕點品牌之一。但北京街頭到處都是稻香村,有三個人標誌才是老字號稻香村,另外一個品牌是蘇州稻香村,算是江南口味,兩家為了「稻香村」這商標打了很久的官司。

↑ 不過這整盒五顏六色的糕餅,會不會太有喜感

驢打滾,老北京最樸實、最有人情味的小吃,是北京傳統小吃裡最經典的存在之一,是北京人從小吃到大的「甜味記憶」。名字為什麼叫「驢打滾」?因為糯米團包上豆沙餡後,裹上黃豆粉的樣子,像是驢子在地上翻滾後一身土。

↑↓ 因為不大敢吃羊肉,晚餐的南門涮肉僅是淺嘗,來這個「人民食堂」吃吃其他的小吃

在所有北京小吃裡,如果豆汁算「考驗膽量」,那滷煮火燒就是「真功夫」。它是北京非常傳統、非常老派的街頭小吃,主要食材有:肥腸、豬肺、豬肝、豆腐泡、豆皮,以及主角:火燒(切小段的老北京燒餅)。所有食材用大鍋燉在濃郁的老滷汁裡,顏色深黑、味道厚重,是那種「一聞就知道這家店老不老」的味道。

滷煮火燒的味道是又濃又厚、帶點內臟風味的重口味小吃。應該不是所有人第一次就能接受,
但他的確是老北京味道最濃烈的代表。

吃烤鴨是儀式,吃滷煮是生活。

↑夜幕低垂的友誼賓館:貴賓樓,是真的貴賓才能住的地方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Copyright © 2023 Journey Blog Pro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