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2-金瓦紅牆映秋陽,盛世宮廷夢一場:紫禁城

10/25(六) 故宮深度遊

  • 上午:故宮中軸線(太和殿、乾清宮)
  • 下午:御花園、神武門護城河
  • 傍晚:拍宮廷照
  • 🍴 早餐:南城香(干面胡同店)
  • 🍴 午餐:自帶麵包
  • 🍴 下午茶:萬春金福(故宮餐廳)
  • 🍴 晚餐:宮宴(宮廷主題餐廳,古裝體驗)
  • 🏨 Park Plaza 麗亭飯店(王府井)

↑↓ 早餐不在飯店吃,跑去對面的南城香,是北京非常有名的平價中式快餐連鎖店,被許多北京人稱為「老百姓的食堂」或「性價比之王」。它起源於北京南城,主打「現炒家常菜+燒餅夾肉+豆漿」組合,店內乾淨明亮、翻桌快、營業時間長,多數門店從清晨到深夜。

↑ 東華門城樓為皇宮東側主要出入門,舊時供宮廷日常物資、器皿進出使用,皇帝本人幾乎不從此門出入(主要用午門)

↑ 東華門城樓走過來護城河東南角,可拍倒影與東華門城樓全景,加上河邊柳樹十分靜謐的畫面

去故宮,聽勸的千萬不要從天安門進入,那邊的人潮光是安檢就會讓你卡到懷疑人生。我們從東華門城樓過來,沿著護城河就可以走到午門,也是故宮唯一的入口。東華門在歷史上,常被用作「囚禁或押送宮中罪人、宮女太監出宮的路線」。清宮檔案中記載:「凡誅戮宮人、杖責太監,多由東華門押出」。因此在民間傳說裡,它被視為「送刑門」,是紫禁城氣場中較陰的一角。解說導遊說不要在這邊拍照@@

↑ 午門,是紫禁城最具象徵意義、氣場最強的城門之一,不僅是古代皇帝出入的正門,更是整座紫禁城的「儀式起點」

↑ 午門也是參觀故宮的唯一入口,必須排隊先通過安檢才能進入驗票,即便有管制人流,但時間一到就是人潮洶湧

↑ 紫禁城的太和殿,也就是俗稱的「金鑾殿」,是故宮中軸線上最重要、最具代表性的建築

站在太和殿前,
秋陽落在金瓦上,亮得幾乎刺眼。
曾經只有帝王能登臨的階梯,如今我們都能行走其上。
千百年前的威儀與腳下的青石,
都靜靜地見證著時光的流逝與更迭。

↑ 這種設計名為 「龍首吐水」,是故宮典型的排水造型,同時兼具「避邪」「導氣」「通水」三重象徵。那些向外探出的「龍頭」就是古人設計的排水口,在下雨時可把屋面與台階的積水導出。

↑ 在故宮的屋脊邊緣,有這些一串依序排列的陶製小雕像:前方是一位騎鳳的仙人,後面跟隨著各式神獸,牠們一起構成所謂的「仙人走獸」隊列。這是古代建築象徵「鎮邪避火、彰顯等級」的裝飾。只有皇宮與廟宇等最高級建築才能有這樣的排列。

↑ 「鎏金銅缸」,它們不只是裝飾,而是清朝時期真正的「消防設施」,因紫禁城建築多為木構,最怕火災。因此每個主要殿門外都設水缸,以備滅火之用。冬天時,還會在缸下燃炭保溫,防止結冰

這些水缸原本外層都鍍著厚厚一層金箔(鎏金),金光閃耀,象徵皇權與富庶。然而在 1900 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,外國士兵為掠奪黃金,用刀刮、火烤、斧砍等方式把缸外的金層剝離、融化帶走。至今仍可在缸面上看到那些明顯的刮痕與燒痕。那不只是金子的傷痕,更是歷史的見證。

↑ 九龍壁,建於乾隆二十年(1755 年),是為了修建乾隆皇帝的「寧壽宮花園」時增設的景觀之一。共鑲嵌 2700 多塊琉璃構件,以黃、藍、綠為主色。九條巨龍表面施以高溫彩釉,光線下閃閃生輝,即使兩百多年後仍色澤飽滿

↑ 在故宮九龍壁中央偏右的一條龍身上,有一段龍腹顏色略深、表面沒有琉璃的光澤,仔細看就會發現那一塊不是瓷釉,而是木質雕刻上漆的

在乾隆年間建造九龍壁時,工匠在燒製中央那條龍的琉璃件時,因為窯溫失誤,其中一塊龍身琉璃構件炸裂損壞。琉璃重新燒製至少需要數週,而乾隆帝定下的完工日期迫近(為慶典啟用),若延誤工期將被嚴懲。無奈之下,工匠靈機一動,用木料雕刻出同形部位,刷以金漆、暗釉,仿造成琉璃質感,暫時補上。結果乾隆皇帝檢閱時竟未察覺,這段木製部分便這樣留在歷史裡,成為「九龍壁上唯一的木龍」。

↑ 後宮門殿前的銅獅子,出現「鬃毛垂覆眼耳」的造型,遠看就像獅子把自己的眼與耳遮住。這是寓意:「不妄視、不妄聽」,後宮守門而不干政

↑ 慈寧宮(太后寢宮),慈禧太后退居時期,也曾在此舉行壽宴、休憩

↑ 慈寧宮東暖閣的慈禧太后寢室陳設復原區,慈禧太后在同治、光緒年間掌權後,雖然主要居於頤和園與中南海,但仍常在故宮慈寧宮駐留

↑ 慈禧太后專用的「夜壺」,俗稱「金便壺」,連這種東西都要如此奢華講究,更別提其他的日常

↑ 「掐絲琺瑯嵌寶石盆景」,通常陳設於皇后或太后的寢宮中(例如慈寧宮、儀鸞殿等),作為祝壽與祈福的象徵擺件,寓意「花開富貴、長春長壽」。這種作品外表像是植物盆景,但其實完全由珍貴材料人工製成,是「假中有真、真中有意」的皇家審美縮影

繡簾垂落,香氣彷彿還在。
這是太后歇息的地方,
琥珀金光閃爍,珊瑚紅映著窗紗。
她的世界裡,中西交錯,
每一件擺設都像一段權力的回聲。
金碧中透著倦意,
帝國的榮光,在這張床上,已然褪去。

↑ 乾隆花園(寧壽宮花園)裡的 「御花園流杯渠」,在古代宴會時,宮人會將酒杯放入水流,順流而下,誰面前停下,就由那人作詩一首。乾隆非常喜愛這種雅集活動,稱之為:「曲水流觴,清風滿座」。

↑ 珍妃井。珍妃是光緒帝的寵妃,相傳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,慈禧不願讓她隨行,又怕她落入外人之手「辱沒宮體」,遂命太監將珍妃推入宮中井中溺死。那一年,珍妃年僅24 歲。之後慈禧回到紫禁城,為防止意外,先前的井已經被目前看到的圓石蓋住,也有相傳是為了鎮住裡面的「東西」。

紫禁城的後宮,不是柔情的所在,而是沉默的迷宮。坤寧宮、慈寧宮、翊坤宮、長春宮……,每一座都曾有人夢見榮華,也有人夢碎其中;宮門緊閉,卻不見安寧。玉階上流過的,不只是歲月,還有淚。到頭來,只有風在紅牆間穿過,像是在述說一段段歷史更迭的過往。

↑ 清朝末年最貴的爛尾樓:皇室的「玻璃夢」水晶宮,又名觀水法樓。外形仿歐式宮殿,材質混合石雕、鐵架與玻璃結構,是清末「中西合璧」最極端、也最具象徵性的工程。工程啟動於1900 年前後,原設計要使用進口玻璃鋼樑、英國鐵柱與義大利大理石。工程經費極高,估計耗銀一百多萬兩(折合今值上億台幣)。然而八國聯軍入侵北京,工程被迫中止,僅留下如今這副半成形的歐式石骨架。

↑ 紫禁城裡的「水法遺址」是清王朝最後的幻夢,這座水晶宮的未完工,恰如晚清本身:浮華、矛盾、帶著對西方的嚮往與對舊秩序的固執

↑ 故宮鐘錶館位於紫禁城內延禧宮,是收藏與展示清代宮廷鐘錶藝術的專館。這裡陳列著兩百多件來自中外珍品鐘錶,是中國現存最完整、最精緻的古代時計收藏之一

↑ 看不完的神奇鐘錶寶物

↑ 來吃宮廷下午茶,這裡原為清宮御膳房延伸區,後經修復改建為「萬春金福」中式餐飲館

↑ 在紅牆金瓦之間,體驗一場「吃進歷史」的味覺時光

↑ 神武門,目前是故宮博物院的北門出口。清代皇帝常由此門進出北苑、景山,也是進入皇帝書房「養心殿」北通道的要衝。清末時,慈禧太后亦多次從此門北出,前往頤和園

午門是皇權的開端,
神武門則是寧靜的終章。
當陽光穿過城樓的窗櫺,
紅牆在這裡收束成金色的邊界。
曾有帝王從這裡北行,也有歷史從這裡轉身。
而今走出神武門,
回頭望那一座城,
時光早已靜止在城樓的影子裡。
太陽,終將會落下。


↑ 離開故宮,搭地鐵來到前門大街,準備來吃「宮宴」。進門前,門口還站著兩位唐代宮女

↑ 這餐廳的名字叫:宮宴-須盡歡,這場是以唐朝宮御宴為靈感打造的主題用餐體驗,由專業演員、宮廷服飾與御膳復刻菜組成,在布景還原的「宮廷場景」裡,宛如穿越進大唐盛世的夜宴之中

↑ 想玩全套的話,可加選換宮廷服跟妝造,完整的沉浸式體驗

↑ 巧遇到吊車大王胡董,「超扯超扯超扯」

↑ 「燕享食禮」,是「宮宴・須盡歡」體驗中專屬的季節宴菜單版本。這份菜單結合了古禮宴制與現代廚藝,整體佈局仿效御宴的儀節次序,從「迎禮」到「終禮」,每道菜都有詩意名稱與象徵寓意。

宮廷茶飲:武夷山大紅袍

宮宴御醅:桂花釀(含酒精)

↑ 宮廷點心:楊梅糕、豌豆黃

↑ 宮廷冷盤:酸辣裙帶菜、燴拌絲瓜尖、海苔花生

↑ ↓ 不只是吃飯,而是一場宮廷禮:上菜有「太監報菜」形式宣禮,每道菜名皆以詩句呈現,背景樂為古琴與笙簫合奏,燈光自紅轉金,象徵日落至夜宴的時序

↑ 熱湯:金華火腿豆腐湯

↑ 牛肉:黑椒脆皮雪花牛肉

↑ 海鮮:宮廷燴花膠,花膠是一種由大型海魚的魚鰾所製煉而成的大塊白色膠狀物體,為中國傳統的名貴食品之一,屬於乾海產的一種,即「鮑參翅肚」中的「肚」。還是第一次吃到這種東西

↑ 羊肉:紅椒堅果羊小排,炸得酥脆口感

↑ 湖鮮:宮廷燒蝦球

↑ 主食:中華麵點

↑ 甜品:龍井奶凍

秋夜的宮宴,燈光如酒,香氣如詩。
一盞桂花釀下肚,微甜中帶著歲月的餘韻。
桌上是金盞與玉盤,桌外是紅牆與樂聲。


《將進酒》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。


原來「須盡歡」不只是一句詩,
而是一場讓人與歷史同席的宴。

↑ 前門大街,明清時期,這裡是進入紫禁城外城的重要通道,因位於「正陽門」(俗稱前門)外,故名「前門大街」。自清中葉起,這裡商號雲集、車馬喧騰,是老北京人常說的「天子腳下第一街」

↑ 仿民國風,融入當地歷史建築的星巴克前門旗艦店。現在這裡的街區採用「仿清式風格+現代商業融合」設計,中軸線上還重現了百年前的 「鉛皮有軌電車(叮叮車)」

位於前門大街中段東側的鮮魚口,明清時期,這裡是北京外城南門附近的魚市集散地,因漕運河道臨近,漁船常在此停靠、買賣魚貨,故得名「鮮魚口」。經過整修後,如今的鮮魚口是仿清式的步行美食街區,街上集結了各種北京名店與小吃品牌。

↑↓ 也有現代改良餐館與茶飲品牌入駐,保留了傳統味道,又添了新世代的氣息。

↑ 這裡有大名鼎鼎的全聚德起源店,今天已沒有肚子,待下回再來拜訪

↑ 除了老店,也有其他新興的網紅類型烤鴨餐廳可以選擇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Copyright © 2023 Journey Blog Pro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