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打球時似乎都充滿了無窮的活力,像瘋子一樣衝來衝去的,但也都能夠很屎運的抓到球,這感覺……真的很棒。
下午決定到美術館一晃,補充一下我那不怎麼多的人文氣息。六月的盛夏午後,太陽無情且狠毒地灑下光輝,毫無忌憚地在每個人的身上烙下痕跡,比較愛美的小姐們除了擦上防曬油之外,還得靠洋傘保護,有些甚至整個人就縮在陽傘下行走著,看起來似乎像是一隻隻撐開傘部的傘蜥蜴,就只差露出一顆頭而已。我倒是無所謂,反正都已經是黑成這樣子了,從以前到現在從來沒被曬到脫皮過,早擁有了絕佳的保護層。(路人:是嗎?蓋熬,出國表演!)
走出圓山捷運,穿過中山二號公園,看到頭頂呼嘯而過的華信福克50,咦?飛行的方向怎麼有點奇怪?一開始還以為我看錯了,但接下來再看了幾架飛過去的立榮MD90、遠東757,也都是朝這個方向,原來是今天颳怪風,使得原本西降東昇的航道變成了東降西昇,這情形倒是不常見到哩。在公園裡有座看起來設備還蠻不錯的溜冰場,還有轉彎的滑道,不像板橋那個是一大片廣場,沒挑戰性,嗯!以後可以考慮跑來這裡溜。往右撇見了中山足球場那座怪物,不禁我又要碎碎唸了,這是當年蔣緯國為了某一次的足球熱而著手興建的,但從啟用之後沒辦過幾場足球賽,多是用來舉辦演唱會、選舉造勢活動。雖然足球場不一定非得要辦足球不可,但總不能大多的時間都放在那裡養蚊子吧?老實講,國內看足球的人口雖然不少,但真正有足球隊的學校、社會團體,我想是寥寥無幾。如今世足賽又再度掀起熱潮,便又有政客提議爭取舉辦下下屆的世足盃來提昇國際知名度,或將足球列為重點運動好為國爭光……。唉!體育是一種很健康的事情,為什麼一定要跟什麼國家榮譽、國際知名度扯上關係呢?若強迫把體育掛上這些圖騰,太沈重也太不必要了,就跟韓國人為了拿到一個世足賽冠軍盃而無所不用其極,這樣有意義嗎?嘮叨完了,純屬各人意見,如果你持有不同的看法,請打我家電話02-28825252來指正,本人一定虛心接受。(記得順便叫披薩,厚皮的比較讚)
來到了美術館,發現這一陣子在展覽魯賓斯基學教派的「布拉格之玻光璃影」。魯賓斯基是在捷克玻璃藝術相當有貢獻的一位現代藝術家,他與其夫人的玻璃雕塑,猶如光的容器,並重新發揚傳統鑄造技法,扭轉原來以吹制熱塑為重的現象。老實說雖然對於雕塑創作看不大懂,但每一樣真的都充滿了獨特的生命以及風貌。另外在典藏常設展裡,看到了一些自己覺得蠻喜歡的作品,以及劉其偉那一幅相當著名的水彩畫「薄暮的呼喚」,就是那隻充滿傳奇的婆憂鳥首張畫作。劉其偉在幼年時老祖母曾經告訴他一個故事:「從前有一個窮苦人家,端午節那天小孫兒纏著祖母要吃粽子,但家貧實在無力買米裹粽,只好用泥土做個假粽子,騙孫兒開心,沒想到孫兒無知居然把假粽吃了,一命嗚呼!祖母非常傷心,日夜流淚,後來小孫兒變成一隻美麗可愛的小鳥,每到黃昏便飛到枝頭叫著『婆憂!婆憂!』這便是婆憂鳥的由來。」劉其偉筆下的婆憂鳥,黑背和紅頭連胸,點白的眼配尖尖的嘴,以及渾圓的身軀,纖細的小腳,寒縮黃昏的薄暮中,這便是劉老最著名且最常出現的畫作主角。3F在展「時代的見證:1941~1995記實攝影展」,卡提耶-布列松說的好「看,是生活中的一個經驗過程,攝影則是此經驗的紀錄。」而這次的展覽都是以黑白攝影為主,透過攝影鏡頭我們可以活生生地看到1941-1995這一段歷史的重現,包含世界各地殘酷的戰爭、生活方式、政治現象以及文化藝術,從那一幅幅如此寫實的攝影作品當中,傳達出相當震撼人心的意味。
花了一整個下午參觀完整個美術館,腳也有點酸了,便到樓下逛了一下藝術書店。接著去販賣部買瓶飲料,坐在人比較少的雕塑中庭裡慢慢啜飲著,閒逸地看著來往的人群,以及個個臉上都充滿愉快笑容的人們,一個充滿人文的星期天下午。